俗话说:人是铁,饭是钢,
一顿不吃饿得慌。
(资料图)
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
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不重视吃饭了,
懒的时候点个外卖,
晚上饿了加个夜宵,
忙的时候直接不吃。
吃饭不规律,生病悔莫及。
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也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,每年的发病率在以4%速度递增,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3位。数据显示,我国结直肠癌每年新发数近40万例,其中死亡近20万人,每2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大肠癌,这一数字触目惊心。但是大肠癌其实是一种为数不多可早期发现并预防的疾病,除了至关重要的肠镜筛查,饮食结构习惯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肠癌的风险,因此吃对食物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。
一、避免吃的太荤
吃肉太多,是肠癌的高危因素。肉类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不过猪、牛、羊肉等红肉的脂肪含量较高,且多为饱和脂肪酸,易导致肠的负担过重,菌群组成紊乱,促使致癌物生成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,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癌症。
二、避免加工肉类
加工肉类是通过烟熏、腌制、盐渍或加入化学防腐剂而保存的肉类。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,这两种物质会在人体内产生一种叫做亚硝胺的强致癌物,此类食物摄入大大增加患癌几率,应尽量避免。
三、避免“煎炸烧烤类”食品
“煎炸烧烤类”食品深受现代人的喜爱,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。动物实验证明,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、肝癌、肠胃道癌症等。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、油炸过火、爆炒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。烧烤类焦煳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的要增加10-20倍。这些物质会刺激肠道黏膜发生增殖性改变,从而导致癌变。
那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
怎样吃才对呢?
一、合理膳食,谷类为主
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~300g,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g;薯类50~100g。我们可以把这些谷物可以加到三餐中,比如早餐时喝碗小米粥、燕麦粥;午餐、晚餐时,可在白米中放一把糙米、燕麦等来煮饭;另外,杂豆也可以作为一部分主食。经常吃些薯类,如红薯、土豆等,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防止便秘。
二、均衡营养,科学搭配
除谷物外,倡导餐餐有蔬菜,天天吃水果;动物性食品(或者鱼畜禽肉蛋)和坚果要适量;每天坚持摄入相当于300克以上液态奶制品(鲜奶、酸奶等)。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。按一日三餐分配,早餐摄入4-5个品种,午餐摄入5-6个品种,晚餐4-5个食物品种。加上零食1-2个品种。适当多吃全谷类、豆类、水果和蔬菜等高纤维食物,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,减少废物和毒素对肠壁细胞的伤害,可以降低大肠癌的风险。
三、足量饮水,防止便秘
关注现代人的生活习惯,“饮水量不足”的问题大有存在,饮水量不充足,肠道必然会更加干燥,这样一来便秘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将会更高。所以,每天多喝水,单日的饮水量务必满足1500—1700毫升,天热或者高热特殊工种等情况,饮水量可以适当增加。
四、戒烟限酒,远离恶习
对于健康的成年男性,为了尽可能降低与酒精相关的健康风险,建议每周不超过10个标准量的酒,同一天不超过4个标准量。而一个标准量的酒,指的是指含10克纯酒精的量。比如以下这些量大致就是一个标准量的酒:375毫升3.5度啤酒;或100毫升13度的红葡萄酒或11.5度的白葡萄酒;或30毫升40度烈酒。
五、加强锻炼,合理运动
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较大,很多都市人每天都是坐着办公,缺少必要的运动,长期久坐,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少,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延长,引起便秘,从而增加粪便致癌物对大肠黏膜的刺激。大便就是人体的垃圾,如果不能每天清除,较长时间累积在肠道的话,粪便内的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对肠黏膜造成伤害,从而诱发癌变。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体重超重或肥胖,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,这也不难解释,为什么大肠癌患者中以肥胖者、不常运动的人居多。适量运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,缩短粪便在胃肠道堆积的时间,减少粪便中的致癌物质侵犯肠黏膜的机会,从而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