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卷
“一个导演怎样才能有自己的风格?”在GPT对话框输入同样的问题,陆源得到6条答案,旁边的同事得到17条,而且回答得更为细致。
【资料图】
区别仅在于,陆源用的是GPT-3.5,同事用的是GPT-4.
当两人互看了对方电脑上的对话结果之后,都有点惊诧。不过对于陆源来说,惊诧之后,便是一惊。那种感觉有点像被“剧场效应”所绑架的应试教育——原本准备佛系养娃的家长,突然发现孩子的幼儿园同学们已经开始在补习奥数。
想要“不卷”,可真是太难了。
陆源所在的广告公司,要求员工要把GPT、MidjourneyV5等AIGC工具都用起来。陆源属于中层里的谨慎派——花8.8元找人搞了个ChatGPT“免费试用版”,想着先体验一下;同事则直接花176元,找人代买了付费版,可以使用GPT-4。虽然使用上有一定限制,每3小时只能提问25条。
“如果说免费版是大学生,那GPT-4就是教授。我也要和教授聊天呀。”陆源马上将自己的ChatGPT升级到了付费版。掉队的隐形焦虑被稀释了一大半,而付出的成本仅相当于一周的午餐费用。
AI已叩开时代的大门,“装备”平等已经成为打工人应对职场竞争的第一步。当一部分人正热衷于谈论哪类白领即将被AI替代时,第一批打工人已经在解构AI工具,研究如何为己所用。
因为平时在技术圈比较活跃,小圆最近也有不少朋友找他咨询AIGC工具的注册和使用技巧。咨询者中有老师、律师、进出口贸易从业者。刚开始他还劝说那些上来就要尝试付费版(官网价格20美元,可调用GPT-4)的朋友,先体验一下免费版?对方直接拒绝了他的建议:不行,我就想尝试GPT-4。
没人想要落后于人。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如在眼前延展,主动了解AI工具的打工人,并不在乎当下是技术萌芽期还是期望膨胀期。真正触动他们的是OpenAI的一句口号:未来不是人和AI的竞争,而是不会用AI工具的人跟会用AI工具的人之间的竞争。
陆源接触AIGC工具有被动的成分。她属于被推着往前走。去年10月,公司第一波人开始用起了Midjourney,老板发令大家都要研究AI工具,并指定两个人专门研究全流程,从注册账号、怎么写关键词、如何生成图片,全捋清楚以后,再手把手辅导其他同事注册账号。公司要求大家用Midjourey画一张图,然后再根据这张图编故事、搞创作。
到今年3月,ChatGPT在全球掀起热潮,培训从小范围扩大到全公司,针对不同业务,分批次进行。老板还让人力部门专门发了调研问卷,了解大家AI工具的使用情况。
在这轮变革中,老板大概是比打工人更为激进的群体。AI工具直接指向降本增效。一家做AR硬件的科技公司,老板要求各个团队的文案和设计师必须学会使用AIGC,要作为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,且要求部门领导和HRBP首先自己学会和熟悉,“工作期间学习AIGC的费用由公司承担。”
小圆有一位做定制开发的朋友,已经在为一家律所做定制化模型的开发。朋友告诉他,对方为此投入了100多万元,想要跑在同行前面。联想到OpenAI发布GPT-4时,声称它击败了90%的通过律师执业考试成为律师的人,“抢跑”倒也不难理解。
“卷”已经开始层层传导。为了紧跟信息流动的方向,关系好的同事还把陆源拉入各种AI交流群。因为在一次行业分享讲座中,讲师“提醒”大家:工具的发展会快速变化,切忌刻舟求剑。
陆源发现,在那些群名中必有“AI”和序号的社群中,气氛从来不会冷场。设计、原画师们热衷于分享Midjourney的各种“神迹”画作。上个周末,她因为休息没有关注群消息,等她再打开,999+条未读对话。
朋友圈的GPT高手、前同事李俊也提醒她,“GPT很吓人,进化速度太快”。陆源的紧迫感又来了,“我相信现在还没有把GPT用得更完整。”
02
“它值得我们的时间”
“它值得我们的时间”,一名公司技术人员在为同事培训时,把这句话作为提纲挈领的关键词,敲到PPT页面上。
GPT的脑洞不时给出创意策划上的惊喜。“比如我们训练GPT写了一个品牌的拍摄脚本,然后再通过修改关键词,改变拍摄风格,比如出一个土气的版本,或者一个高端大气的版本。”
如今需要想脚本的时候,陆源已经习惯从ChatGPT上找灵感,“我跟别人说,ChatGPT简直顶一个实习生,因为它想东西的广度非常大。”
李俊在使用AI工具后既新奇又失落。ChatGPT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,它秒速出文章的速度让人害怕,虽然有时质量一般。关键是它可以毫无情绪地一直改到你满意为止。
李俊的公司已经将AIGC用到提案文案中,原来效果图要找外包,一张图大概要5000-6000元。这部分钱如今可以省下来了。
“圈内都有对于未知的焦虑,但(AI工具)必须玩的。”曾在4A广告公司工作过的设计师“大师兄”,在体验Midjourney后很快发现AI工具的潜能——之前执行大的广告提案时,仅制图就要挺长一段时间,因为找素材、设计效果图都要时间,出图后跟客户沟通、意见调整至少也要留出两三天。但现在,利用Midjourney基本一天出图,沟通效率很高。
图源:LearnOpenCV
不过设计师同行们的一个共识是——“真想靠AI工具还不行”。
以品牌LOGO、包装设计为例,AI制图的缺陷一下就显露出来了——首先是风格单一,其次是不太了解什么是品牌,“毕竟品牌是一个偏感性的维度,是时代积累、企业愿景、消费者洞察的综合沉淀。”
所以AI最好的定位其实是工作助手,就像蒸汽时代出现的福特汽车,只是另一种效率更高的代步工具。
至于个体,AI绘图工具问世后,行业内的讨论热点是插画师、设计师的被取代。据“大师兄”所知,确实有大厂把养过的插画师团队解聘,但容易被替代的是基础美工,像品牌创意、市场策略等领域还是需要“人”的思考与经验理解。
如果说GPT颠覆性的本质是全人类知识的提炼和理解,人的价值依然留存在创造和情绪层。“大师兄”举了个例子,以前在拍摄TVC时,即使同样一个脚本,不同导演、不同剪辑风格,会出来不同质感的片子。当下Midjourney、ChatGPT虽然只要简单的指令,便可生成内容,但不一定每个人生成的图都一样,背后还是人的美术修养、艺术嗅觉的差别。
关键要看个体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当技术大浪扑面而来,最好的姿态是顺势而为。鲜有人希望自己停留在原地。
比如19世纪的马车夫,在汽车出现后,头脑最活络的一批人转型做了汽车司机。尽管过往照料马匹、马车故障处理一类的技能被清了零,但刻在脑子里的城市交通路线图,成为新的工作优势,新的工种也让他们获得了更高的收入。
正如有网友所言:只能说同样是一把斧头,有的人害怕拿它来砍人,但有的人已经用它收集过冬的柴火。工具的本质就是工具,关键是使用它的人。
陆源发现身边仍有许多人并不太关注GPT,比如有同事在试用后表示,不过如此,此后便失去兴趣。有的同事则成为GPT-4的“布道者”和忠实拥趸,玩得不亦乐乎。
陆源会按照自己的理解,把AI工具推荐给最好的朋友,然后包括前老板。他们中的一些人,甚至还没搞清楚GPT是一个APP,还是一个网页,但都有强烈的愿望想要上手体验。
这可能是一类人面对未知时的本能,“不能忽视它,但也不必忧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