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要发展离不开两个字:创新。
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,长三角的城市似乎总以敏锐的嗅觉履行着发展要义。
(资料图片)
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”。
这个理念又一次在无锡生动落地。
3月2日,无锡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,这一场时隔五年之后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“三箭齐发”,围绕平台、政策和人才,聚焦城市转型突围,用创新赋能城市未来。
第二天,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国新闻网等央媒纷纷跟进报道。在密集的信息报道面前,切题的角度各有不同,但都为无锡点赞了同一件事:创新。
可以发现,从世界创新之都伦敦,到全球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东京,这些拥有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城市无一不是靠“创新”二字始终屹立在世界先进城市的塔尖。
而立于长三角地区,周围高手如云,无锡对标的是更优秀的创新者们。
自我审视、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在发展之路上,“创新”始终是无锡发展中的高光亮词。
01.
一脉相承的“科创基因”
回看过去,数据浓缩了一个奋进赶超的无锡——
相比十年前,
无锡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较2012年提高9.1个百分点,达到68%;
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.3%,投入金额是2012年的2.45倍;
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46家,是2012年的4.9倍。
相比三年前,
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651家,数量是2019年的2.87倍;
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.9万个增至4.5万个,其中四分之三诞生在企业;
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分别升至50.4%和41.3%,较2019年分别提升4.8和13.2个百分点。
相比一年前,
无锡在“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”排行榜上又提升1位,位居全国第12位。
46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催生出这样的质变时刻:
今年,无锡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自2013年以来连续10年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;
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4家、位居全国前十、全省第二;
新增2家企业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,累计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26家、数量居全省第三;
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.3%,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.8和0.5个百分点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创新是指谁先在困局中看到了未来,谁肯率先改变自己适应未来,谁才有能力引领未来。
从连续4次荣登全球超算首位的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到“奋斗者”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记录,从“神州”的诞生到“天宫”“天眼”飞入太空。
还有一长串的名字照亮无锡科技创新的道路:
发明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徐寿,“两弹一星”元勋姚桐斌,“改革先锋”胡福明,中国“力学之父”钱伟长……
可以看出,创新的基因始终深藏于无锡的城市血脉,并一路引领无锡千百年来的发展,成为这座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之一。
02.
企业创新的“解困之路”
也正因为无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因此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之后,无锡需要拿出的是更高水平的创新驱动,需要开辟更多的新赛道。
这些年,无锡正在重点布局科研重大平台和创新载体:
2020年,无锡第一家省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的成立,短短一年后,国内首个太阳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无锡江阴,还是在那一年,无锡与国家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全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成为全国首个与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的城市……
不过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应用,只有落地转化,科创载体才有意义。无锡制造业的企业基础好,数量多,这些企业本身就有良好的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。
但我想绝大多数企业应该都有这种共识:
企业想要有科研方面的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一方面科研人员不知道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,一些研究成果最终以论文形式“告终”;一方面企业也不清楚科研机构有什么最新研究成果,双方之间没法互通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打折扣。
对于无锡来说,特别需要唤起的,是那种没有路就闯出一条路、没有办法就创设一套办法的勇气和智慧。
▲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
无锡在这个方面做了十分重要的两件事:
一、让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“接头”。
企业究竟要“如何转”,针对这个问题,无锡专门成立了市场化技术交易平台。
去年落地的上海技术交易所(无锡)创新服务中心,就已经为企业提供了生物医药领域内一批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成果。
如:有抑郁风险三级预警方法及系统、自动远程造影手术机器人系统等多项寻求技术转让、许可、作价入股的技术成果。
2012年落地无锡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,从初始的几人团队发展到如今由研究院、孵化企业构成的600人团队的“大院强所”,现在已经累计为2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方案。
二、无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了一套培育机制。
与“给资源”共同驱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,是“给政策”。
2018年,无锡出台《无锡市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(2018—2022年)》。
围绕创新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求,从雏鹰企业、瞪羚企业以及准独角兽企业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扶持,制定出一套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雏鹰企业—瞪羚企业—准独角兽企业—上市企业”靶向培育机制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无锡是率先在国内构建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的城市。
在大力推进企业的科技力和创新力提升的过程中,这座城市留下了多个“首次”、“第一”。
2020年4月,无锡首部生物医药专项政策《关于加快推进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》制定出台;
2021年,《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》颁布,成为全省首部设区市科技创新立法;
2022年,无锡出台国内首部为生物医药园区发展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。
无锡非常清楚,从人才团队、科研院所到政策环境,这些构成产业创新集群的诸多关键要素,如果仅仅是简单“相加”肯定是不行的。
只有把这些要素“相融”,让科技企业在一张协同创新的大网中产生激情四射的化学反应,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。
03.
人才工作的“神之一手”
在2022年无锡科技创新的工作中,创新型企业数量上、科创载体平台建设上、创新项目攻关成果上,无锡均有很大的提高。
但我们特别关注到了一组数据:
新认定创新创业人才(团队)项目270个、同比增长30.4%。
无锡引才,竞争力不小。
人才为何选择无锡?
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故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如江海。”
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,揭示了无锡连续四年获评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的原因。
因为无锡善于出“奇”,无锡的“奇”是拿出了顶级的诚意。
无锡那句引才口号十分响亮:
“无比爱才,锡望您来”
“锡望您来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。放眼全国,为了招引人才各地纷纷加大力度,对于顶尖人才大多给出了“最高1亿元补贴”的丰厚条件。
但真正给人才兑现“1亿元”补贴的是谁?无锡是其中之一。
2020年8月,无锡豪掷“亿”金用于支持奖励丁汉院士的创业团队,丁院士团队也因此成为了享受到省内对人才“顶格支持”的第一人。
几个月前,丁荣军院士团队也获得了“太湖人才计划”1亿元顶格支持。
无锡“大笔挥金”的影响力不小。
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曾公开表示,近年来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:
一是在科技创新布局上的大手笔,他关注到了无锡在关键技术、科创载体上的布局蓝图;
二是创新资源集聚上的大手笔,比如被认定为创新顶尖人才团队。“丁汉院士团队获得顶格支持在全国科技界都有影响,国外的师兄弟也专门来询问。”
事实上,从2016年出台的“太湖人才计划”到2020年的“锡引惠才”12条、优秀大学生“锡引”工程升级版,对于人才招引,无锡已经构建起覆盖诺奖得主、中外院士,到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的全维度、多层次人才支持政策。
现在“太湖人才计划”已经实施到2.0阶段,无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(团队)引进数量一直在逐年增加,近三年来共引进人才(团队)640个,扶持资金近4.7亿元。
科技创新四个字,知易而行难。
它意味着要打破地域、行业以及惯性思维、机制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,让一切有利于推动创新的要素自由流动、高效组合。
接下来无锡科技创新的“组合拳”要怎么打?
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,市委书记杜小刚强调了以下几点:
培育创新企业——无锡要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、百强企业增长行动、“独角兽”遴选发现行动和企业研发机构扩容提质行动,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引培育力度,满足市场主体科技创新需求。
攻关高精尖技术——无锡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产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,对接国家重大战略,着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产业技术攻关,推广先进适用技术,加强未来产业技术储备,搭建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的高速通道。
集聚创新资源——无锡要进一步集聚高层次教育、人才、金融资源,将科技创新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,加大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等招引培育力度,加强和具有全球视野、链接全球资源的基金合作。
构建友好生态——无锡要培育引进更多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,发挥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作用,还要特别重视高校周边创新载体建设,要把整座城市塑造成“科产城人”有机融合的创新友好型空间。
面对新的难事、急事、复杂事,无锡接下来将如何奔着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”进发?
新局面下,是新的考验。
而每一次的点滴创新汇聚到一起,必将聚成一股神奇的魔力,为这城市的未来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。